星期日, 一月 24, 2010

纽约小记

回到亚特兰大已经是周二早上3点,接着7点钟爬起来去上课。
我周五发信问作业的事情,结果一个周末没有人回复,到晚上下课,印度小哥拉了个美国人过来说,咱们周四把作业交了吧,咱下周要去Google面试,,,
我又看文章看到晚上三点,,,

我说这么多,其实是要说,i)不管怎么说去纽约转这一圈还是值的,ii)印度人是真他妈的讨厌。

好,下面具体说去哪里了,
1)
上次在美国东北的几个同学聚会,人家吃饭前是逛了一个下午的博物馆开胃。
南方的同学到了纽约,只要在第五大道上压压马路就觉得日月换新天了,,,
先贴个麦当劳的照片。大城市就是不一样啊,麦当劳都这么,,,光鲜,,,
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56/4299267356_498e1b9710_b.jpg

冰凉的热狗
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712/4299267790_40500fda38_b.jpg

老曹说,New York sucks! 我上次开车进去,没找到停车的地方。
呵呵,反正我是无所谓,在上海那么多年进了地铁里面感觉还蛮亲切,
想想大家都很衣着光鲜的每天又很pathetic的居大不易,其实是地铁里面的趣味。
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25/4298520529_52aa88c061_b.jpg

转到NYU,果然看到姑娘们无忧无虑的坐在台阶上一起喝着优乐美;旁边是一帮二逼光着膀子拿大鼎,黑黝黝的健肉上噗噗的冒着白烟。
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62/4298521125_88cb442253_b.jpg
NYU的意大利馅饼非常好吃,$3.25一大块,跟北京卖的千层饼一样的大扇形。
店里面还有卖炸馒头的,一问价钱four fiffteen,
我问是一屉four fifteen吗,结果是一个,,,我靠,比个生煎还小,就是裹了点葱花要这么贵,,,

坐下来吃馅饼,旁边一个思想品德兴趣小组在讨论戏剧和诗歌,
姑娘扭捏了几下,开始念她的诗,爱人,你是我的Eternity!
罗大佑说,爱人这词我懂,但是Eternity是什么意思?

剩下就是些杂七杂八的意识流照片,
我以为这个是丰胸广告,他们说不像。
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713/4298520621_7b57a9f55f_b.jpg


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24/4298521167_7caa343e6b_b.jpg

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63/4298521709_7f88b120c7_b.jpg


其实,我最喜欢的是这张在宽街和墙街街角这张小片
中间那个小星星,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不过亮度太低,本来想调亮一点再放上来。
懒了,太忙,明天还要和印度人一起写文章,苦啊。

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68/4299500144_f21d64500d_b.jpg

2)
回来的路上还经过了特区和巴尔地摩。
特区                         
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712/4298522369_e35d46f015_b.jpg

巴尔地摩的触动比较大,一方面城市破破烂烂,但另一方面第一次发现美国也有苍蝇馆子。
下车转了一圈卖海鲜的饭店,要么就是关门了,要么就是没有螃蟹了。
巴尔地摩的快餐店都像银行一样竖着高高的防弹玻璃。
只有一家sea pride,第一次进去的时候里面黑漆漆的,没敢说话直接出来了;
回头又进去一趟,里面的伙计虽然身上到处都是环,讲话倒还是和气,而且他们家有螃蟹。
买了一打螃蟹,匆匆上车启程了。

螃蟹的味道,不得不说,还真是不错;外面看起来像泥巴一样的东西,原来是辣味的香料。

在巴尔地摩没照片,到处都是站着晒太阳的黑人,怎么敢把相机端出来,,,

3)
路过费城的时候,看到一条马路缩写是M.L. King Dr.,就是马丁路德金大街。
周一那天正是M.L. King Holiday.

-- 
joomla site stats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平凡的世界

一个好久没见的日本朋友一见到我就问,
你元旦过得很无聊吧?我看到你的facebook的状态是"平凡的世界"。

望文生义,望文生义了。那其实是一本书的名字,书名叫《平凡的世界》。

豆瓣上的介绍是,"书的开头,孙少平是个连'丙'菜都吃不起的穷困的农村学生;书的结尾,孙少平是个身有残疾的普普通通的煤矿工人。……孙少平在物质生活上是窘迫的,在精神上是寂寞的(田晓霞只是作者的一厢情愿)——但我从来没有见到任何一个人,能够像他这样认真的对待自己的精神世界。……我心中的孙少平,是个"讲究"人,在平凡的人生境遇中,对自己的精神世界仍一丝不苟。"

我最近是有些心里颇不宁静,甚至还在别人的日志里被当做了丧心病狂的反面典型[1]。
所以拿这本闲书来冲淡一下。读完之后,似乎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半瓶子摇摇晃晃的感觉。

但是,总的来说,元旦过得也不是那么无趣。假期的最后一天,那谁带我去他相好的一家法国酒吧。
虽然他一进门跟老板又摸手又摸脸的,把我震了一下,但是地方还是个有趣的地方。
那谁说,这个地方好就好在没有装逼的人来这里。
我看了一眼周围,果然大家穿的都很正常。

电视屏幕上放着《罗马假日》,那谁说这里一直放这个,反复放。
放到结尾,公主接见各国记者,赫本和派克握了下手,接着走向下一位记者,那谁一下就激动了!
他说,"这段最经典了,你看,她看都不看他一眼!她要是再多看他一眼就落俗了!"
那谁讲话的神态太好玩了,哈哈。

回过头来,放到赫本睡在派克的床上那段,那谁喝了一口他的什么桑巴酒,说
这片就是三十年代拍的,要是现在拍,肯定就睡了,,,
我在那里,嗯,嗯,,,
那谁说,你觉得要是现在拍这个片子,谁会去演赫本?
我想到了Scarlett Johansson,他也想到了Scarlett Johansson,,,靠,,,
然后我们都想到了Vicky Cristina Barcelona这个小破片,,,流毒啊,,,,

说完,两个人就开始笑;刻舟求剑的故事,其实还是很有意思的,,,
想想这一阵大家还在历数08年的房价,3个月前的IMAX兑换券,,,

-------------------------------------------------

09年,还是有些东西可以记录一下的。
下面三篇,按时间顺序,是09年年中的一篇点评,09年年初的一篇展望,和09年年底的一个总结。
后两篇,不仅逻辑很清楚,而且文字也写得洋洋洒洒,很有味道。
当然,有逻辑不代表它是正确的,但是回过头来重看,还是有点意思的。

-------------------- 1 ---------------------

标  题: Re: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May  4 22:42:53 2009), 站内

西方人天天幻想中国出一个中产阶层,然后与政府博弈制衡,这个
希望,很有可能让他们失望啊。因为中国企业和政府打交道的方式,与西
方企业不同。表面上,都是经济体,都会表现为周期性的繁荣和衰退,但内
部运行逻辑很是不一样的。中国企业选择红顶商人,选择和政府紧密配合,
选择把官员利益和企业利益绑定在一起,这样官员可以出政绩,企业可以出
利润。以后中国的中产阶层(如果要有的话),可能也会以这样的亚稳态
方式继续发展。之所以说亚稳态,说明与寡头合谋是非稳固,要不然,胡
雪岩也不会失败了哈

-------------------- 2 ---------------------

标  题: Re: 真是一片优美的散文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Mar 11 19:58:02 2009), 站内

回顾2008并非易事——这一有如此众多的事件发生,
这一与2007的反差如此强烈。无论对中国住宅行业还是而言,2008显然无法以辉煌载入史册。但惟其如此,它带来了更多引人深思的内容,而这或许是我们得以在2008收获的最大财富。

收益与空间

由"房地产"联想到"高利润",将房价上涨视为对房地产业的利好因素,恐怕已是行业内外常见的一种习惯性思维。尽管在这个问题上一直持有不同的看法,在2005就提出了"房价过快上涨无人受益,平稳发展才是行业之福"的观点。但即使对于,可能也直到2008,才从事实中获得了最深刻的体验。

其实从原理上看,中国住宅业根本不应该是一个高收益行业。它是一个自由准入的行业,也不存在高耸的技术壁垒;在土地交易完全市场化的背景下,部分先发企业在不可替代资源上的独占性已不复存在,随着存量土地资源的逐步消耗,这一方面的先发者优势正在迅速弱化并日渐消亡。这样一个行业,所能够期待的,只能是一个公平的收益水平。

一个自由准入的行业,如果行业内外却普遍认为它是高收益的,其结果可想而知。外部资金的涌入和行业内的习惯性思维,造成了2007土地市场的亢奋,造成了"面粉贵过面包"的异常情形。而这一故事在2008嘎然而止——2007高价获取的土地,至少数之内,恐怕不要说超额收益,甚至连获得社会平均收益水平都变得艰难。

是这样,2007的繁荣盛景确实曾经发生,但就如构建在沙滩之上的七宝楼台,不可能长久存在。也不要问2007的情景会否重现。中国崛起及其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还远未完成,中国住宅行业也依然有待成熟,因此这一情景未来并非不可能、只是不应该再出现了——它并非一个美丽的憧憬,而是一种值得警惕的情形。

而反过来说,2008或许并不辉煌,但它的存在是必要的。它是中国住宅行业一个完整周期、是中国住宅企业一个完整历程中,不可能缺少的一个环节。当2008在时光册页上定格之后,中国房地产行业运转逻辑的完整脉络,才得以全部呈现为事实。

那么,打破高收益神话后,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吸引力究竟何在?其实,这个行业真正的价值,从来都不在于高收益率,而在于其高成长性。它真实的魅力,也根本不在过去,而在未来。作为人口最多、迅速崛起的经济大国,最终问鼎世界经济舞台王座的中国行业,可能不止一个;而在它们当中,成长空间如此之大、目前的集中度却又如此之低的,则首推房地产。

下面这段文字曾经出现在2007告中,请允许我们在此复述一遍。因为,它并非一时的感触,而是我们对行业长期持有的信念:

"类似中国正在经历的高速现代化、城市化发展进程,在每个国家的历史上恐怕都只有一次机会。身处这一特定历史阶段,又与城市化紧密相关的中国住宅行业,其足迹注定无法平凡。类似的亢奋和接踵而来的回归,在未来仍可能再次甚至多次降临。作为这个领域的从业者,团队的成员将尽力守住一颗平常心。

撇去表面的喧哗,真实的购买力始终在悄然生长,而住宅业迈向成熟的步伐也从未停歇。作为一个自由准入的行业,所有资源和机会对每个参与者正日益变得公平。凭借一笔先得的资源就可以坐收利润的时代已经结束,未来只有那些真正创造价值的企业才能在这个充满竞争的行业中长存;只有那些转化资源效率最高、能以最低消耗创造最高性价比产品的企业才能最终赢得胜利者的桂冠。"

自由准入、充分竞争、公平收益、广阔空间——至少对于来说,我们认为这是值得期待的未来。预测与应变2007第四季度,当行业中亢奋心态还颇为盛行的时候,一个截然不同的观点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并被命名为"拐点论"。这一观点迅速引发了业内普遍的争论,并承受了尖锐的质疑。

随着2008行业调整的全面来临,在事实面前这些争论和质疑已变得不再需要。而希望对未来市场做出预测的声音在不断增加,其中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市场的底部在哪里,而它又将在何时出现?

然而遗憾的是,这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在我们看来,市场的顶点和底部根本无法预测。2007市场顶点出现和"拐点论"引发争议,这两件事情确实在2007的第四季度同时发生,但这只是时间上的巧合。对市场亢奋情绪的警惕,早在2007的中期告中已经有明确的表述,只是并未马上引起市场的关注而已。换句话说,对2007的市场顶点,从未做出过具体时间上的预测。

市场的顶点与底部无法预测,这是因为,市场是一个分散决策的复杂系统。市场的每个参与者都具有各不相同的心态和判断,各自决定自己的行为,而他们的行为或多或少都影响着市场的结果。最极端的买方行为决定了市场的顶点,而最极端的卖方行为决定着市场的底部。但对不确定对象的极端行为做出准确预测,这本来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另一方面,房地产一直、也永远是一个与宏观经济环境紧密相关的行业。因此,宏观经济短期趋势的可预测性,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房地产市场的可预测性。而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极为特殊的时刻,中国住宅市场短期内的变动可能也极其复杂,已经超出了企业的预测能力。

企业难以对未来即将发生的短期波动做出精确的事先描述,这看似一个并不乐观的结论。但所幸的是,对于企业而言,更重要的并不是预测,而是应变。企业可以也应该做到的,是对行业长期的发展方向始终保持认识,对市场环境已经发生的改变及时做出判断,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短期变动进行分析,并分别制订应对的预案,在相关变化逐渐明朗的同时迅速采取行动。

锐见与慎行外界对的预测能力,或许给予了过高的评价或期望。而与之相伴生的是另一个疑问:既然早在2007中,就已经对市场的过热作出了预警,那为何在2007的下半依然购置了一些高价土地?是否存在言行不一的情况,的执行力是否存在问题?

以来,房地产一直备受关注,而始终生活在聚光灯下。这提升了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尤其在进入新城市的时候,它为业务的迅速展开提供了助益。但另一方面,的一举一动,其中包含的信息,却也都存在被舆论放大的可能。

在2007下半的购地行为,被舆论所高度关注。但放弃的地块有多少,恐怕并不为外界所知。而在2007销售额增长超过一倍的情况下,购置土地面积反而低于2006,这一事实则多少被忽略了。

2007土地价格出现了远高于房价的大幅上涨,到下半更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除非完全停止购地,否则购入的一定是高价土地。

但完全停止购地,这是一个不容易作出的决定。土地不同于其他的生产原料,难以从市场上随时购得,企业如不能提前购入一定量土地,经营的持续性都会遭遇挑战,更遑论发展。而是全球大型住宅企业当中,土地保有限最短的企业之一;从2004开始,底的土地储备量,都低于未来两的开工量。对而言,完全停止购地,是一个非常极端的决定。

作出极端行为,是一种大胆、但风险很高的经营风格。极端行为可能带来伟大的成功,但也可能招致致命的失误。从的企业性格来看,稳健经营是一贯坚持的风格。恐怕我们宁可放弃伟大成功的机会,也要确保不犯下致命的错误。早在2005,当市场尚存疑虑的时候,做出了将未来三设定为高速发展期的决定,事实也验证了的这一判断。但即便如此,也从没有试图超越自身的能力和资源去谋求超常规的扩张。

稳健的经营风格,来自于内心深处的敬畏。在我们看来,世界充满不确定性,而我们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市场中许多机会稍纵即逝,企业需要及时作出决定。但与此同时,我们需要对自身理性的局限有清醒的认识,尤其当我们的观点与市场普遍看法存在巨大差异的时候,对自信保持一定的克制,恐怕是应该的。

锐利的观察和鲜明的观点,这是我们一直期望能够不断提升的一种能力。但如果离开谨慎行事的自制力,则这种能力给企业带来的,可能不仅仅是成功和辉煌。

大道与原点

2008行业发生的调整其实并不可怕,它是必然的,甚至是必需的;它带来的也可能是机会;但与此相对应,真正值得警惕的是之前短暂的过度繁荣。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应该感谢这一次市场调整的到来。调整给我们带来的第一个机会,其实是让我们冷静下来进行反思和自我完善的机会。

当行业处于牛市状态时,企业对专业能力的追求、奋发图强的斗志容易出现松懈。当看上去任何房屋都可以顺利售出的时候,当房价上升使赚钱变得越来越"容易"的时候,我们是否还孜孜以求地执着于研究客户需求,不断改善产品、服务的品质和性价比?我们是否做到了尽可能精打细算,最合理地分配成本、控制费用,以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我们是否还在竭尽全力分析市场、寻找最有效率的销售渠道和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反思的动力,正是2008带给我们的珍贵礼物。

无论2008有多么艰难,也无论2009有多少不确定性,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仍未发生任何根本性的动摇,而商业社会的基本逻辑更属永恒不变。这一基本逻辑就是,企业存在的最终理由,是为投资者创造价值;企业活动的最终目标,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去尽可能多、尽可能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在2009乃至更远的未来,我们需要回到商业逻辑的原点,需要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加重视客户需求。我们需要更加信守一贯主张的价值观念——简单、透明、规范与责任。无论在内部还是外部,我们需要进一步体现企业创立时的初衷——对人的尊重,需要进一步体现"健康丰盛"的生活追求。

尽管市场仍然处在调整期内,但在产业化的道路上的探索不会松懈。这不仅是行业发展必由的方向,也是未来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之一。

做到这些,我们才能持续为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

惆怅与感恩

2008市场发生的一切,基本都在预料之中,并无需惊慌或失落。但回顾2008,不能说没有遗憾。

遗憾的是,在2007,尽管在行业宏观趋势上做出了基本正确的判断,但我们在牛市的大环境中并未能完全脱俗。过于舒适的环境,使得我们在经营细节上暴露出诸多不足,我们一些专业能力表现甚至出现了下滑的迹象。这已经成为2009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200824周岁。24的岁月在赋予强壮体格的同时,并没有改变轻的内心。因为轻,我们看到了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自身的不成熟;也因为轻,所以我们并不缺乏接受批评和直面挫折的勇气。

2009的主题词只有两个字:"零"和"壹"。这一主题词的解读是"象更新·美好明天"。"零",既是原点,也是起点。将放下往日的成功,修正过去的不足;以永远轻的锐气,将每一天视为新的起跑点。"壹",象征着希望,也代表着行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现在开始,将一步一步,脚踏实地,与股东共同迎接美好的未来。


-------------------- 3 ---------------------

标  题: 21世纪经济报道》今天的社论
发信站: BBS 大话西游站 (Mon Dec 28 15:45:31 2009), 站内

这是从未有过的惊异和荒谬。
被视为自19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狰狞的经济危机,被认为带来地基坍陷般震撼的金融海啸,似乎仅仅是想象中的猛兽,当猛兽凌空一跃,它突然消散为藏匿阴影中的碎片;当海啸巨潮俯击,它刹那被凝固成平和温吞的水线。恍如隔世,异度空间,从危机时代到后危机时代宛如捅纸般的转换,从无限沉沦到V形反弹仅在咫尺之间,从通缩警示到通胀预期如同无缝对接。所有的预言都成空,所有立场都抽离,所有的假设如流水,所有的视角均修正。

世界和中国一夜间真的好起来了!?

这是个难以捉摸的命题,也是一道冰冷至极的逼问,因为这里面包含着智识上的纠缠,恰是如何主宰未来行进路线的导航。

世界从极冷回暖,中国由悲观而乐观,这是一个人为的过程、人造的增长。整个世界大约投放了25%的GDP资源进行经济拯救,中国则以4万亿政府财政刺激撬动近10万亿的信贷投放拉动复苏。磅礴的拯救工程赋予官僚职责伦理上的说辞,民众则跟风洗脑般将拯救视为政府义不容辞的"守夜",而夹杂其中埋单成本的最终支付、明暗利益的巧妙输送、拯救先后序列的机心则被轻易而放纵地忽略。凯恩斯主义的刺激经济计划有如巨大的眼球,权势者的私利始终是最黑和最活跃的部分。

他们对大宗商品走势误判,他们要求政府收储稳定库存跌价;他们对房地产走势误判,要求政府变更文字游戏推出改善性住房概念;他们遭遇高负债现金流之困,则要求政府提高杠杆率有利于其以小博大;他们原本是一帮失败者,却以大而不死银行先死来胁持社会,他们原本是一帮被淘汰者,但他们通过修改规则、罚没别人从而无赖晋级。

真正的市场经济周期实如生物演化,物竞天择,适者优者存活。所谓适者,跟随周期之变而顺应其变者,所谓优者,预判拐点之态而主动应变者也。适者优者猜中经济风向转变,快速销售、压缩库存、积攒现金、伺机出动;而劣质汰者则浑噩无极、抱残守缺、见事不明,落入经济周期惩罚的谷底。事实上,这一过程,类似于生物进化机制,更聪明更富进取力的基因取代愚笨和不知变通的基因。经济的萧条期往往是赐予未来潜在的伟大企业家礼物时期,因为他们躲避了资本缩水,积攒了必要资金,面对萎靡的要素价格,更轻易地组建伟大企业的雏形,从而为下一次经济高峰的到来、知识外溢和智力扩散、创新升级以及社会普遍性对创新的模仿做准备,最终让未来的经济能够更健康地逾越此前的高点,迎接"创造性破坏"的隽永真义。经济周期不是可以割去的扁桃体,而是起伏有致的心跳。经济周期具有生物演化之美,基因再造之势。

适者优者猜中了风向转变的开头而没有猜中结局,劣者汰者啥都没有猜中却能左右结局。万科猜中开头、率先调整握住现金,但却抵挡不住政府廉价货币放水,现金从王变寇,保利地产赢得结局,利用时机大肆扩张,隐隐超越之势,万科反被群小分析师讥讽为"错失良机";民营钢铁猜中开局,适度收缩,应对暂时僵局,不抵政府人情冷淡货币注水,反被用更低成本廉价融资的低效国营钢铁所兼并。于是,在政府不遗余力拯救之下,经济上演逆向演化之剧,央企盘踞,民资萎缩;地王变性国有,煤炭引发重治。国有不善则民营行倒卖资产套利之实,民营利厚则重新国有行驱逐产权之能。

事实上,我们并非持有僵硬的私有至上意识形态,"国进民退"和"国退民进"性质应是平行。私有应有理,国有应有法。但我们始终看到的是,国有企业民营化总有内部人瓜分嫌疑,而民营企业国有化总有强权强占之嫌,受益者始终是官僚梯队、裙带人群。而那些市场企业家总是在惶恐中预防行政调控的不测,在正确的开局预测中接受意想不到的终局惩罚。这种有悖于正常经济周期,同时又叠合着正常经济周期的"行政周期",不仅可以创造出国民经济V形逆转的奇特火爆路径,同时也紊乱了内在生物演化式真实理路。

其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市场企业家对于实业运作的冷漠化,猜对开局的人末尾错得离谱,他们无法锁定内心,从而四顾茫然,他们降低实业欲望,而追逐虚拟经济。他们仅仅相信一些局部的确定关系,如果他们认定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超强护盘,他们就会成为房地产泡沫的一滴;如果他们相信股市充满了管理层的关爱,他们就会义无反顾成为股市曲线的波浪小厮。政府一直冀望于实体经济的民资跟进,却发现酿造金融游戏泡沫的无边苦海。

货币如阶梯,上屋抽梯故人群悬而未决。经济需演化,大幕上演而主角被预先废黜。经济拯救让真正的企业家死亡,拯救的界限检验官僚轮空的底线。我们在这里以一种沉痛的心情看待经济数据的暖化,我们以一种悲剧的心态看待路径依赖的滋长。我们从来没有对伟大的中国经济丧失信心,我们只是对一种逆天的演化为之颤瑟,来自我们内心的警告像拳头一样,它们轻轻吹拂着失望和面颊,吹拂着庞大体制波浪中伏落的屋顶。

我们认为政府调控市场经济的精髓不在于迁就民众承诺以北欧般福利主义的虚词,政府调控市场经济的精髓不在于对失业数字的廉价动容。因为自由经济鼓励每个人自强且凌厉地面对人生和困境,因为自由经济强调每个人隐忍而微小累积式福利改善。于是,政府调控市场经济真正的精髓是平等、降低明显的倾向性、承认失败者自负原则、坚持风险和责任的对等性、强化自身行为的透明和自律。否则蚁族式无奈、蜗居式怨怼,就有了正当抒发的情境;否则公务员考试的如龙长队,黄光裕式腐败案的百官牵连,就会延绵不绝。

萧条时期民众临时恐惧的总和,给予当局者下意识的便利,民众被流行的见解所裹挟,视强调拯救边界的理智为冷血。即使如此,我们也需要在这里发声,即使偏见卷起舌头,真理像胃疼一样难以咽下,我们也希望民众能够消化。因为我们所捍卫的是你们持久的利益,我们所保存的是生生不息的公正规则,我们所抵制的是以汝为名的卑劣榨取,我们所叱责的是一种颇富玄机的拯救道义。

但我们也严峻地领悟到,你们可能不会倾听,你们不相信远久的故事,你们仅关注急功近利的当下,你们只相信凯恩斯主义"长期看我们是死人"的哲学。没有真正自由经济的歌谣,你们不会有嘴唇,自由地发声,但可能你们最终唱过的并将传唱的,只是无尽的主旋律的聒噪,它永远不是歌。

---------------------------------------------

从2读到3,再回到1,我看到的09年就是这样的。

-- 
joomla site stats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QUOTE